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环球热消息:转型之难,不在技术,而在人

2023-06-29 01:00:07 来源:卓越运营实战

精亦诚刘欣

(本文来自原创作者刘欣“卓越运营实战”公号,订阅公号,一起实现卓越运营。)


【资料图】

最近,我和做数字化的公司接触较多。

前几天,又和一位二十多年专注于信息化、数字化的专家,有了深入交流。

他们偏重于数字化的技术多一些,而我偏重于组织和人多一些,但我们在帮助企业转型过程中,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技术在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真正决定转型成败的,还是人的因素。

一言以蔽之, 转型之难,不在技术,而在人。

为什么这么说?

按照数字化专家的说法,当前IT系统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绝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所以,数字化转型的最大难点,不在于外部技术实现不了,而在于内部组织转不过来,而组织转不过来的最大难点,又在于内部的人。

那么,人的转型之难,又主要难在哪里?

难在三方面,可以简称为 “三难”:

● 不是难在理念,而是难在行动。

● 不是难在基层,而是难在高层。

● 不是难在个人,而是难在文化。

我们逐个来说。

01.

不是难在理念,而是难在行动

一年前,我给一家千亿规模的地产集团,做战略转型的分享。

不论是从老板现场的反馈,还是之后和几位高管的持续交流,都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战略转型的认同,以及转型方向的明确。

地产行业过去几年遭遇的大环境,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基本上每一家地产公司,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当然,作为上千亿规模的集团,转型的难度肯定不小,我们不应该过多苛求。

但令人遗憾的是, 一年多过去了,他们还是停留在当初的状态。

当初什么状态?

从集团到下属各公司,都认为要转型,也都知道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是说在理念层面,是达成了共识的,并非那种“表面认同内心反对”。

但很可惜, 一直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更多的行动改变。

我在另一家制造业的公司,也看到了同样的情景,唯一不同的是,那家制造业的公司,转型停留在理念层面,长达三年。

我们经常听说,“思维变,才能行为变”。

但是,从企业转型的实际来看,并非如此。

思维变,压根不能保证行为一定变。

正如大多数人经常说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从知道到做到,还隔着千山万水。

没有做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肯定有内在外在的一些原因,我们这里且不去探讨很多人热衷的,心学中关于“知”是真知还是伪知、认知还是良知的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企业转型的现实中,更多的表现就是: 转型中有思想、有理念、有目标、有口号,就是没行动。

总在舒适圈里面思考,却难以走出舒适圈去行动。

02.

不是难在基层,而是难在高层

今年年初,我走访了一家四川的企业。

在和老板3个小时的交流中,他多次和我诉苦,“我提出来转型也有大半年了,但感觉下面人都没什么动作。”

当天,我又和几个核心高管做了沟通,高管们也有类似的吐糟,“我们不是不想转型,但就是感觉推不动,下面老员工比较多,转型还是很难的。”

基层员工转型难吗?

当然难,但却不是转型的瓶颈。

转型真正的难点,不是难在基层,而是难在高层。

想要转型的是高层,提出理念的是高层,喊出口号的是高层,但却妄图通过基层的动作来转型,这难道不是缘木求鱼吗?

下面人没什么动作,是因为他们在等待、在观望。

在等什么?在看什么?

在等高层先动,在看高层怎么动。

那为什么高层动起来这么难呢?

因为这是要革自己的命。

革自己的命,肯定最困难。

所以,就先让别人革命,或者先革别人的命,自己的嘛,能不动就不动。

高层希望基层动,基层等着高层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不动,我也不动,一旦进入到这种状况,转型必然陷入僵局。

03.

不是难在个人,而是难在文化

有一年,我们给一家企业做转型前的调研访谈。

当时访谈人数很多,我们同时有四个顾问分头进行,也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大多数人的访谈内容,我如果不翻电脑记录,是不太记得的,但其中有一个高管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位高管的位置,按照内部人的说法,应该是公司的三把手。

有一个问题,我问得很直接,“你们为了实现转型,这两年先后也空降过不少外部高管,为什么没什么大的变化呢?”

他回答得也很直接, “这不是几个人能改变的,我们公司二十多年的文化,说好听叫很独特,说不好听就是很顽固。”

我想,他应该说到了根儿上。

企业做转型,有不少老板会觉得: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方法,然后挖一些外部的高管过来,这样就算是把人的问题解决了。

殊不知, 转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文化。

不论是否挖外部高管,都要看转型过程中,能否实现文化上的改变。

文化一成不变,再强的外部高管,也难以存活。

文化有所转变,哪怕是内部人员,也可以实现转型。

04.

“三难”局面,怎么破?

企业转型之难,难在人。

人的转型之难,难在行动、难在高层、难在文化。

面对这“三难”局面,怎么破?

根据以往的咨询经历,我提供一些解决思路,给你做参考。

主要是三句话: “慢思考,快行动”、“让领导先走”、“变顽固为重塑”。

这三句话,也许你立刻就明白了,或是还有些疑问。

都没关系,我们还是分别来说一下。

● “慢思考,快行动”

企业转型,可以说是头等大事,宁肯慢一点决策,想清楚了再做,也不要头脑发热,横冲直撞。

否则,很容易一碰到困难,就不了了之,白白耗费人力物力不说,下次再说要转型,也没人相信了。

慢思考,会经过三个阶段: 肯定→决定→坚定。

肯定, 是发现企业到了新的阶段,认识到了转型的必要。

决定, 是反复思考、冷静分析后,终于下定决心要转型,而非盲目的尝试。

坚定, 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笃定和坚持,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决。

想得要全,做得要快。

思考要慢,行动要快。

一旦想清楚了,就立刻动手,不能一直陷在思考的漩涡中。

我在很多企业,看到转型之所以总停留在理念层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就是缺少明确的行动计划。

能看到公司墙上贴的转型口号,能看到老板描绘的新的蓝图,能看到公司发布的新的规划,但是却很少能看到具体的行动计划表。

比如,什么时候成立转型工作组,什么时候完成新的组织架构,什么时候完成人员调整,什么时候调整职责和权限,什么时候下达新的目标,什么时候制定新的预算,等等。

哪怕是不能大范围公开,也要在小范围内有一个转型的行动计划, 明确出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很多企业在转型之时,只有“慢思考”,没有“快行动”,往往就是“只有规划,没有计划”所导致的。

“只有规划,没有计划” ,就很容易出现走一步看一步的问题,稍遇困难,就止步不前,因为没有重大行动的截止时间,也就容易一拖再拖。

● “让领导先走”

面对转型,是高层先动,还是基层先动?

套用一句客套话,当然是 “让领导先走”。

企业转型是从上至下的,按照这个逻辑,也应该是从干部开始动,而且是从高层干部开始动。

如果只动基层不动高层,谈转型基本是在做做样子。

当然,我说的动干部,不一定非要大换血,哪怕是先做干部的轮岗,也是有益无害的。

另外,如果你说某个元老或某个高管,需要等待时机才能动,我也认同,毕竟有很多现实情况摆在那里,但这不应该成为“原地无限期等待”的理由,因为市场不会等你,竞争对手也不会等你。

我再提供一个参照的做法,就是 盯住高层干部的人员变动比例 ,也就是变动的高层人数除以原高层总人数。

企业转型,难免会出现较大范围的人员变动。

如果从绝对数上来说,多数时候是基层人员的变动数量大于高层干部,因为基层人员本来就多。

但如果从人员变动比例上来说,高层干部的人员变动比例不应该小于基层,甚至要大于基层。

这样才能让员工信服, 看到企业转型的决心和魄力,基层才会停止观望和等待,从而参与到转型的过程中。

要确保高层干部的人员变动比例,我不建议先动人,而建议 先动组织,后动人。

转型往往是战略发生了改变,而战略决定组织,所以动组织的目的是在支撑新的战略,在这个动组织的过程中,高层干部也就必然要随之而动。

因此, 组织变革是改变高层原有结构的最佳方法,没有之一。

● “变顽固为重塑”

重大的转型,如果忽略了文化的重塑,多数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所以,如果企业决定转型,就一定要同时进行 文化重塑。

注意,为实现转型而塑造的文化, 是既不要顽固,也不要颠覆,而是要重塑。

也就是说,不要墨守成规,也不要全盘否定,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塑造一个新的文化出来。

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提出,哪些文化基因是优秀的,需要继续坚守,哪些文化表现是不合时宜的,需要摒弃。

例如,我在一家企业见到他们文化的改变。

之前他们因为赛道选得好,市场增长也好,日子过得很滋润,所以公司有浓厚的 包容文化 ,老板也提倡要包容。

长期以来,财务核算没那么精细,绩效考核也可有可无,是比目标高了10%,还是低了10%,仅仅作为参考,不会过于较真。

但随着近三年的市场变化,玩家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内卷,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公司明确提出要转型升级,工作压力和工作节奏一下子让很多人都不适应,有人不断反弹,还专门提到了一直以来的包容文化。

为此,老板专门布置任务给总裁办,组织大家多次讨论,主题就是 “什么样的包容文化,是我们转型需要的文化。”

过程我就不细说了,他们最后总结出很多,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因为创新和开拓而出现的错误,我们继续保持包容,但是对混日子和连续不达标,我们不再包容。”

我还在一家企业见过,老板用“革命军”来标榜那些愿意主动转型的干部,用“自卫军”来批评那些被动保守的干部,用“起义军”来表扬那些从被动变为主动的干部。

虽然划分派别是否合适,可以再商榷,但是这其中透露出重塑的文化属性,还是非常值得赞赏。

因为文化重塑,说到底就是在改变人。

再具体一些,就是要保护那些少部分愿意转型的人,改变中间那些大部分观望的人,淘汰那些始终不认同的人。

最后的话

转型之难,不在技术,而在人。

人的转型之难,有 “三难”:

不是难在理念, 而是难在行动。

不是难在基层, 而是难在高层。

不是难在个人, 而是难在文化。

“三难”局面,怎么破?

三句话: “慢思考,快行动”、“让领导先走”、“变顽固为重塑”。

你的企业是否也在转型中?

是否也碰到了人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欢迎在后台留言,和我们交流。

— END —

标签:

<  上一篇

当前短讯!《湖南省外贸政策口袋书》编发 汇集全省各部门37条外贸政策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