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_针对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呢 今日热讯

2023-04-30 17:52:49 来源:互联网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城市儿童,长期以来为温饱而发愁,但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缺铁性贫血仍然比较普遍。当机体对铁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得不到改善时,就会相继出现铁减少、红细胞缺铁和缺铁性贫血。


【资料图】

体内缺铁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只有到了最后一步——缺铁性贫血,体内缺铁才会被发现和重视。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包括:

1.出生时铁储存不足:胎儿体内的铁来自母亲,而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获得的铁最多,所以早产儿最容易因先天性缺铁而出现缺铁。

2、摄入不足:饮食中铁太少,导致铁摄入不足。最常见的是纯母乳喂养,母亲本身缺铁,母亲饮食中铁的来源不足,孩子没有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缺铁性贫血。

既然胎儿的铁来自母亲,那么如果母亲缺铁,是不是胎儿铁储存不足?看情况。以前的研究认为,母亲再怎么缺铁,足月胎儿也不会缺铁,所以“母爱是无私的”,我的导师廖庆奎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母亲严重缺铁时,胎儿的铁供应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有限无私”。

3.生长太快,铁需要量太多,没有及时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4、吸收障碍:肠道疾病或食物搭配不合理会导致铁吸收不良,排泄增加。

5.流失过多:有些疾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如肠息肉、钩虫病、乳蛋白过敏等。

和之前一样,缺铁性贫血分为三个时期。有哪些要点和对应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何诊断?

铁还原期:满足以下第(1)条,加上第(2)或(3)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作出诊断。

(1)有明确的缺铁原因和临床表现;

(2)血清铁蛋白为12微克/升;

(3)骨髓铁染色:15%的铁颗粒红细胞消失,细胞外铁缺失。

虽然骨髓中铁颗粒红细胞的比例是反映铁储存早期的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但骨髓穿刺比静脉血抽取损伤更大,应用不广泛。最有用的指标是血清铁蛋白。因此,血清铁蛋白是反映铁储存状况最有价值的指标。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mol/L或4.5g/gHb提示红细胞生成缺铁,血清铁蛋白下降伴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正常血红蛋白升高是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的典型表现。

缺铁性贫血阶段:血清铁下降10.7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15%,总铁结合量64.4mol/L,提示缺铁性贫血阶段。

事实上,临床上发现缺铁时都已经是最后一期--缺铁性贫血期了。

儿童时期有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叫“生理性贫血”。胎儿时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较高,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简历,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降低;其次,

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第三,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增加,使2-3个月婴儿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降低至100g/L左右。生理性贫血不需要治疗,3个月后逐渐恢复。

我曾经看到1例缺铁性贫血的孩子,男孩,纯母乳喂养,10个月时没有添加辅食,身高体重生长趋势不好,10个月时体重9kg,P25-50,身长69.5cm,P3-5,血红蛋白只有61g/L。按照标准,

血红蛋白低于61g/L就属于重度贫血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

<  上一篇

微视频丨shǒu_全球播资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